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,作为起义前委书记的毛主席在文家市召集了营级以上干部会议,商讨部队接下来的行动方向。当时,师长余洒度坚持认为部队应继续执行原定计划,向长沙发动攻击,但毛主席对此持不同意见。他认为,当前我军力量薄弱,贸然进攻大城市极为不智,最重要的是要保存实力,积蓄力量以求将来发展。余洒度对此不以为然,固执己见,导致会议气氛紧张。无奈之下,毛主席提议通过投票决定方向,得到了起义军总指挥卢德铭等人的支持,最终大多数人采纳了毛主席的建议。随后,部队开始整顿,向敌军防御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,即井冈山方向挺进。
部队进军井冈山绝非毛主席一时兴起的决定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。井冈山地势险峻,山高林密,远离繁华城市,天然形成了有利的防御环境;此外,井冈山周边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,袁文才率领的武装力量是坚定的共产党人。基于这些因素,毛主席确定了井冈山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。
展开剩余78%前往井冈山的行军较为顺利。1927年10月初,毛主席率部在宁冈茅坪扎营,建立了后方大本营。随后,他带领部队在湘赣边界活动,既是为了扩大红军影响,也是为了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,解决部队的补给问题。然而,毛主席未曾预料到的是,部队刚下山不久便遭遇重大挫折。抵达酃县水口时,突然传来敌军两个团兵力直扑而来的消息,毛主席果断决定分兵两路应对,他亲自率三营进入遂川县境内运动。
1927年10月22日,当部队抵达遂川西部大汾镇时,遭到了反动民团肖家璧部队的突然袭击。由于准备不足,部队陷入被动,损失惨重。尤其是三营营长部队被击散,带领残部南转至桂东。突围后,毛主席环顾身边,仅剩三十余人,众人愁眉苦脸,士气低落,情绪异常沮丧。毛主席内心同样苦涩,眼见革命陷入低潮,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的战士们信心被打击殆尽。但他深知,革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,前路漫漫且充满考验,唯有带领大家坚持到底,才能迎来胜利。
当日中午,炊事班的食物供应突然中断,战士们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是好。毛主席迅速安排几名战士前往村民家中借用剩饭,见到食物后,他亲自带头用手抓饭,带动大家一起解决温饱难题。没有筷子,大家纷纷效仿毛主席,用手吃起饭来。饭后,毛主席召集特务连连长曾士峨喊口号,重整队伍。随着队伍重新集结,后续部队赶来支援,部队力量得以恢复,士气也重新振奋。
大汾遭遇的危机是毛主席带领部队前往井冈山后的首次重大挫折,士气低迷,处境艰难。但毛主席冷静应对,鼓舞战士士气,凝聚力量,让大家重新振作,坚定继续革命的信念。这一事件彰显了毛主席非凡的领导力和伟大人格:一是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,二是他与战士们的心连心,三是他善于团结群众。正是这些品质,让他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伟大领袖和导师。
对于大汾镇的遭遇,毛主席虽然未能当场对肖家璧施以报复,但此事一直铭记于心。肖家璧是遂川县本地地主豪绅,家境富裕,少年时便受家族影响走上歧途,欺压百姓,结党营私,拥有私人武装。凭借金钱和权力,肖家璧先后担任大坑乡保卫团团总和遂川县靖卫团团总,扩充武装数百人,成为反革命武装的头目。工农革命军打土豪、分田地的口号令他极为仇视革命军,扬言如果革命军进入他的地盘,必定“拔刀相见”。
毛主席带部队进驻遂川,意在保障后勤并打击土豪势力,这激怒了肖家璧,促成了对起义军的突袭。毛主席当时无力对付肖家璧,而肖家璧也一直心怀叵测,成为红军的坚定敌人。他多次对红军和其家属施暴,导致严重人员伤亡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,肖家璧更是配合国民党部队,对大小五井、茨评、茅坪等地进行残酷镇压。
新中国成立后,经调查确认,肖家璧指挥其部队杀害红军人员达2500余人,罪行滔天。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时,肖家璧仍不肯投降,担任国民党井冈绥靖区第一纵队少将司令。毛主席在同年派遣陈正人任江西省委书记,特嘱其务必缉拿肖家璧,为牺牲的红军战士讨回公道。最终,围剿任务交由解放军48军142师425团执行——该师正是毛主席当年秋收起义红三十一团的继承部队。
在解放军的全力剿灭下,肖家璧被成功擒获。遂川县政府随后召开公审大会,五十余名群众控诉其滔天罪行。公审结束后,县政府迅速执行枪决,肖家璧的丑陋人生就此终结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圣配资-股票配资成本-十大炒股软件最新排行-配资炒股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